新聞網訊(記者相茹)又是一年梅花開,珞珈山下再相聚。12月29日,由閻志創作的長篇小説《武漢之戀》新書首發式在我校舉行。小説書寫了大時代下那些弄潮兒懷揣夢想、奮勇搏擊的成長經歷及其情感故事,成為展現改革開放以來青春激情和創業歷史的時代縮影。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副校長吳平,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和部分武大校友企業家代表出席了首發式。


《武漢之戀》全書近50萬字,分為五卷,分別是《梅花落 櫻花開》《江水淺 湖水深》《春風起 秋風逝》《北方晴 南方雪》《白雲引 黃鶴歸》。小説起筆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武漢,落筆於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前夕,刻畫了四十年來個人命運與時代發展緊密交織的創業者羣像。
閻志用其獨特貼近的視角、平實細膩的筆觸和真摯浪漫的情感,以陳東昇、艾路明、雷軍等武大校友成長為商界大佬的創業故事為原型,以武漢為舞台和主線,融入了泰康、小米、中誠信、融創等全國領軍企業,人福、鬥魚等著名本地企業的成長故事,生動形象地演繹了陳東明、田路、吳愛軍、雷華等一批從珞珈山走出的奮鬥者懷揣夢想、搏擊浪潮的創業史和悲歡錄。

竇賢康對這部以武漢大學作為起筆和創作起點的小説出版表示祝賀。他説,閻志校友以充滿激情的筆觸,描繪了一大批優秀校友是如何將個人命運融入時代大潮,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洪流中求是拓新,成為一個又一個領域的開拓者和領軍者的。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城市、大學、校友緊密相聯,共同發展的時代羣像,是向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和逐夢前行的校友羣體的致敬。

劉醒龍在發言中表示,文學是人生最好的陪伴,《武漢之戀》寫出了一些人的非比尋常,展現了他們的留戀和愛戀。閻志用一部小説來向世界證明,武漢會比從前更令人迷戀。

閻志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於可訓、《青年文學》主編張菁、青年評論家蔡家園對談,回顧全書的創作歷程,分享了創作感悟和創業經歷,講述了這部作品背後的時代背景與精神動力。
於可訓“沒日沒夜地”完成了對小説“漂流式”閲讀,他表示,這部小説既是一部青春頌、一部創業史,也是一部英雄譜和教育思,描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以科技精英、商業鉅子為主體的知識英雄時代的特點,體現了中國教育發展產生的碩果,是一部氣魄雄大、震撼人心的“大河小説”。張菁説,小説展現了80年代至今青年一代看待世界和尋找人生出海口並不斷超越自我的歷程,彰顯了個人價值與時代的密切關聯,對閲讀者形成強烈的心靈撞擊。
據悉,《武漢之戀》連載於《青年文學》2020年第一期至第十期,並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五卷本全文。9月起,該書在京東、噹噹、天貓等線上商城開售單行本,在讀者間掀起購買熱潮,也引發學界熱議。
(攝影:金鑫 編輯:付曉歌)